『厚韻星空老龍團』

作品|厚韻星空老龍團

作者|吳德亮

尺寸|44.5×44.5cm

媒材|雲南鶴慶手工茶票紙/水彩

定價|20萬

賞析

長年隱居在南投鹿谷埋首創作的台灣岩砂壺開創者、陶藝名家好友鄧丁壽,中秋前夕帶來了一把新作。小心翼翼接過木盒,上面有他以隸書轉化而來的「丁壽體」書寫的「礦能量厚坯體驗壺—德亮試茶專用」,原來是專為我所創作的,讓我感動得一時說不出話來。

迫不及待打開木盒,赫然是一把單柄壺,特別的是如虹的弓張滿壺鈕上方,與筆觸清晰飽滿的壺柄尾端,都畫龍點睛地淋上了一層羊脂玉般的淡定青紫釉,明顯有別於他過去的風格。

打開壺蓋,幾乎與壺身相同的廣口可以輕鬆置茶。而早年他首創以金水融入創作、引領壺藝家們紛紛跟進的黃金貴氣表現,此番卻大隱於寬廣的口緣、壺肩與壺蓋內緣,在他始終堅持的「壺非一相」之間,再度發現雅健中更見溫潤的美學轉換。

稱為「厚坯」,丁壽說一般壺器坯體大多為 3毫米,新作卻厚達 5 毫米,加上寬廣的壺口,除了能觀看茶葉在壺中的舒展變化,沖泡清香型茶品游刃有餘;對於鐵觀音、普洱等重發酵或後發酵茶的能量釋放也特別有感。

取來收藏已逾 10 來年、黑茶類的六安老龍團來測試。茶海搭配他的得意門生江世為,遊走岩礦與岩砂之間的「童話星空」新作:蒼翡翠色的星空閃爍,輕快地推向飽滿的雙翼,取代提把凝聚的光暈,再含蓄地渲染金色點點激情,釋出的六安龍團果然痛快淋漓,紅琥珀清亮濃醇的茶湯明顯油光十足,飽滿陳韻且綿長在唇齒之間持久不散,最能顯現老龍團無可匹敵的魅力。

提到六安,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中國安徽省六安地區所產製,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「六安瓜片」。其實以「六安」為名的茶品還包括「六安籃茶」,二者分別歸屬於綠茶與黑茶兩種截然不同的茶類。今天市面上炙手可熱的老六安籃茶,又稱「安茶」,也非産自六安,而是來自安徽祁門縣的蘆溪與溶口兩鄉。

六安籃茶是竹簍包覆的黑茶,先用殺青、揉捻、曬菁、烘乾、篩分與撼簸等工序,製成毛茶後加重焙火,再蒸壓放入小竹簍內,經過烘焙、夜露、熏蒸等繁複工序,裝簍後還得再烘一次;貯藏方式與暗陳的色澤都與普洱茶相當類似。如同「越陳越香」的普洱老茶,六安籃茶也以 1940 年代以前、私營茶號「孫義順」產製的最為搶手,稱為「六安龍團」, 以竹簍包裝約五百公克後,上面再覆以竹葉,並以長牙籤封裝,至今陳期多已超過 70 年以上。

我曾親往蘆溪採訪今日安茶的非遺傳人汪震響,他說六安籃茶以一九四○年代以前、私營茶號

「孫義順」產製的最為搶手,稱為「六安龍團」, 以竹簍包裝約五百公克後,上面再覆以竹葉,並以長牙籤封裝;由於具有安五臟六腑的作用,才稱為「六安籃茶」。

汪老說與一般黑茶最大的不同,就在於安茶獨特的熏蒸、日曬、夜露等工藝,即白天曬太陽晚上吸收露水,堪稱「汲日月精華」的最大亮點了。

 

壺鈕拈弓

為厚坯廣口的

形神流風

灌頂

彷彿老龍團

綿長縈繞

熏蒸夜露的

日月精華

都奔向金色

妝點的

滿天星斗

茶如此多嬌

氣韻更見深遠

 

(發表於 2018 年 11 月 23 日《人間福報》副刊)

Follow our social med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