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|茶香意境的極簡與極繁
作者|吳德亮
尺寸|44.5×44.5cm
媒材|雲南鶴慶手工茶票紙/水彩
定價|20萬
賞析
手上有把陶藝名家陳正川手做的瀹茶小壺, 俐落造型搭配紅豔豔的釉色,在層層疊疊的櫥櫃裡顯得相當討喜,不過收藏將近半年,首次取出使用, 才發現壺蓋或壺鈕少了個氣孔,無法進氣循環出水,趕緊打電話問個究竟,彼端傳來尷尬的笑聲, 結論是要我擇日上山找他「修復」。
話說頭上綁了個髮髻,瘦削的臉上還留有鬍子,活像電影《六朝怪談》某方士的陳君,一直是陸客眼中炙手可熱的「怪咖」;原本深居在新北市三芝山區,那兒聚集了不少陶藝家,儘管都不脫濱海公路沿線,卻多深入人煙罕至的群山萬壑之間, 必須循著糾糾蟠蟠的山間小路,倚賴常會「凸槌」的導航蜿蜒而上。但即便如此,疫情未發之前,每天都有大批對岸買家頻仍造訪。不想被群聚干擾, 陳君再度「逃離」至更偏遠的陽金公路山區兀自創作,害我在滂沱大雨中導航了半天才抵達,所幸他很快取來鋦補用的金剛鑽,一盞茶的光景便開孔完成。
台中大甲也有位深居創作鐵壺的「怪咖」藝術家黃天來,儘管與日本傳統同樣採脫蠟鑄法,風格卻迥異於日本鐵壺,尤其鑄造完成後覆以釉彩再投窯用 1100℃高溫燒造,使得鐵壺色彩絢麗多變。而陳君的陶壺則明顯摒棄絢麗與繁複,追求極簡風貌,倒與黃君不厭其繁的披釉鐵壺強烈對比。我同時取來煎水瀹茶,二者從繽紛到內斂中豁然開朗, 同樣質樸、溫暖、寧靜,又充滿自然、幽雅與古趣, 為茶荷裡腹秋採的台灣高山茶演繹細密甜水的冬葒蜜香,不亦快哉。特別取來鶴慶手工茶票紙繪圖寫詩如下:
點絳陶壺
讓她臉紅的
是春天不經意
打翻的
一抹胭脂
夏天也不曾閒著
用烈火高溫
為鐵壺披上
金黃色釉
誘出茶荷裡腹
秋採高山炭焙
冬葒層層的
柔軟蜜香
(發表於 2021 年 4 月 17 日《人間福報》副刊)